大饼,油条,粢饭,豆浆,被称为是老苏州早餐的“四大金刚”,如果一定要在“四大金刚”里再分出个高低,粢饭团可能是这些草根美食里最精致的一样。
大冷天,哆哆嗦嗦从被窝里出来,一顿热气腾腾的早饭是最惬意的享受,而老苏州的吃法也是大有讲究。
在苏州,哪里买菜最方便,哪里的菜价最实惠,没有比“马大嫂”更了如指掌的,所以我们的镜头也始终跟随着他们的脚步。
现在的“马大嫂”买菜有了更多的选择,生鲜超市购物卖场,或者动动手指网上买更方便,老苏州还是对小菜场不离不弃。
苏州的小菜场历经改造升级,越来越漂亮,甚至出现了不少的网红菜场,老菜场已经难得一见,偶尔遇到一家,让老苏州感慨万千。
买小菜那里最实惠,新民桥,娄门,还是横街,老苏州各有说法,也有老苏州喜欢跑苏安菜场,这里藏着多少老苏州的喜好呢。
星桥菜场,是苏州最早的菜场之一,老菜场几年前停用,而星桥头的烟火气并未消散。
苏州的小菜场遍布各个街巷新村,其中最迂回曲折的菜场要算是马医科菜场,一不留神,可能就会迷路,而这里的“马大嫂”各个都是资深的导游。
葑门横街,苏州独此一条,而同样的烟火气老苏州并不陌生,老街小巷的菜场里,一样能感受得到。
降温过后,银杏越来越黄,相城的太平老街,迎来不少的游客打卡。
苏州的水巷老街多,走到郊外也能遇见,在苏州的太仓,就有这么一条地段最偏僻的老街。
近来不少老苏州都在关注改造提升之后的葑门横街,隔壁常熟的“马大嫂”表示,这样的老街,他们那里也有。
粉墙黛瓦是苏州地区的水乡老街的共同特征,而细细品味,每一条老街都有它的独特韵味。
近几天,不少踏进葑门横街的“马大嫂”觉得眼前一亮,熟悉的横街,好像又有了些变化。
立冬过后,天气降温明显,城里的羊肉店热气腾腾,这股羊肉的香味,最早是从苏州城西面,三十多里外的老街一路飘来的。
苏州的每一条老街都有它的故事,在太湖边上的金墅老街兜兜,这里的故事充满传奇。
浒墅关是运河边上的千年重镇,在这里的运河两岸走走,到处留下了老镇辉煌的印迹。
苏州是全国唯一一座2500年街道格局基本没变的古城,而在苏州的西北,有这样一条小镇老街,传说比苏州的历史还要长远。
这个季节,阳澄湖当中的沺泾老街一片繁忙,不光大闸蟹吃香,连小猫鱼也吃香。
每到节假日,苏州的园林博物馆,水巷老街都聚满了游客,假使挤得累了,不妨换一个安静的去处,那里别有一番风景。
苏州人有“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”的说法,就是早上喝茶晚上洗澡,还有这么一群老苏州,天天早上雷打不动孵茶馆,不光是为了喝茶,而是冲鸟。
轨道交通8号线开通运营了一段时间,老苏州就算没啥要紧事情,也要去坐一坐看一看。这条线路上不少地方,老苏州平常走不到,所以新鲜。
中秋期间,石湖串月是最热闹的盛景,除此之外,老苏州也有自己的赏月方式。
中秋期间的石湖串月,是苏州的一大盛景,串月到底啥样子,能让苏州人年年要牵记。
从白露节气开始,天气慢慢变凉,对老苏州来讲,白露还开启了新一轮的美食季。
进入农历八月,不少人掰指头在盘算中秋的假期,也有不少人在牵记中秋期间苏州独有的奇景——串月。
又到开学季,苏州孩子的开学准备充满仪式感,特别是一只娘舅买的书包。
熬过了三伏天,气温还是居高不下,老苏州都在嘀咕,今年的这只秋老虎,究竟啥时候能走呢?
这两天,观前街上又很闹猛,苏州人心目中百货商店的“老大哥”过90岁生日。
“人民商场,购物天堂”,曾经的广告语似乎还在耳边,再去兜兜逛逛,每个老苏州都能重拾一段美好回忆。
连续几天的高温预警,火辣辣的太阳下,老苏州要规划好路线才敢出门,哪怕绕远一些,也一定要沿着林荫大道走。
台风过去,恢复了火辣辣的天气,让人吃不消,这也让苏州的夜市热闹起来。
这两天,十全街附近的一棵雪松,居然长出了一树的“鹅蛋”, 让大家感觉稀奇, 也让老苏州回想起记忆中的雪松。
观前街的新华书店焕新亮相,迎来不少老苏州关注,几乎每一个老苏州都有他们的书店记忆。
苏州连着几天发布高温预警,这样的大热天,老苏州怎么熬。
大热天里,大家除了讨厌高温,还讨厌蚊子,吸一小口,留下个大包,让人半天心神不宁,到底有没有办法收拾蚊子。
第十六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暨第五届苏州科学家日开幕,各路杰出人才聚集,这些潜心科研的人才,对苏州的桥也情有独钟。
几轮梅雨过后的苏州城,太阳火辣辣,晒得大家怕出门,车坊甪直一带的低田里,一片繁忙。
江苏书展开幕,吸引不少苏州市民关注,展会上的一套《苏州全书》大有来头。
黄梅天的雨,下下停停,走在大街小巷发现,曾经人人必备的套鞋,居然难得一见。
苏州最难熬的梅雨季来了, 大家普遍感受最深的,无疑是闷热难耐,也有人感受到了其中的浪漫和诗意。
大公园民德亭区域,最近经过一轮整修重新开放,不少老苏州感叹,这一轮整修过后,一下子又回到了老早的样子了。
东大街文化市场装修一新,还没开张已经吸引了不少老苏州, 到底有啥变化。
唇枪舌剑讨价还价,盯着秤杆斤斤计较,这样的场景虽然已经长远不见,而马大嫂的这一手绝活,从来没有生疏。
最近这段时间,走过苏州的大街小巷,处处粽叶飘香。作为端午节“标配”,老苏州吃粽子,还有哪些讲究呢?
六月一日,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日子,这是孩子们专属的节日,也留下了每一代老苏州的美好回忆。
入夏之后,苏州的瓜果不断,老苏州也开始牵记这一口夏天的味道。
一年一度的轧神仙,人山人海,有人来轧仙气,有人来轧闹猛,还有人来轧朋友。
苏州人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四,都要轧神仙,都巴望能够沾到一点仙气,到底有没有人轧到了神仙呢?
轧神仙的日子里,好像所有东西都和神仙搭界,从先有神仙花草,神仙乌龟,近年来据说还有神仙拖鞋和神仙洋袜,到底什么东西仙气最足。
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四 ,是传说中吕洞宾的生日,苏州人有轧神仙的习俗,据说在人群里,碰巧就能遇上吕洞宾。
立夏过后,暑气渐显一派生机,菜场里的马大嫂倒是有点抓狂,满眼的时鲜货,先吃啥。
相城区举行了一场水上飞石的比赛,老苏州到现场一看,越看越眼熟。
第六届江南文化艺术·国际旅游节期间,好戏连台,其中就包括最新创排的滑稽戏《美食家》,美食能算是最吸引人的江南味道之一。
老苏州的生活就沉浸在江南雅韵之中。
百年老店不多见,在东山一条老街的角落里,藏着一家几乎被人遗忘的百年老店。
暮春时节,天气正式开始热起来,这个时节,是虎丘“三花”熬过冬天正式亮相的时节,也就是当地人称呼的出厢。
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30年,让老苏州眼前一亮的是金鸡湖的变化,而让大家感受最深的是交通方式的变化。
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30年,园区面貌日新月异,其中让老苏州觉得最亮眼也是变化最大的,要算是金鸡湖。
最近,苏大附一院十梓街院区更新改造的消息,让老苏州非常关注,这家医院陪伴苏州人度过了整整140年,老苏州对它感情深厚。
这个时节是中小学的春游季,其实春游不分老少,老苏州同样不负春光。
这个时节,是一年当中最佳的风筝季,各式各样的风筝,勾起了孩子的兴趣,也勾起了老苏州的回忆。
清明时节,老苏州最重要的一项活动是扫墓,寄托哀思缅怀故人,而在历史文化丰富的苏州,也留下了不少故人的痕迹。
春笋上市,这一口春天的鲜美味道,不光炖在腌笃鲜里,还被老苏州装在了兜里,随时抓上一把解解馋。
这个时节,葑门横街上的喜蛋摊头,挤满了人,五香喜蛋的独特香味,让人口水直流。
吴江横扇的羊毛衫亮相上海国际会展中心,让大家眼前一亮,这个羊毛衫小镇,让大家既熟悉又陌生。
苏州人有“明前螺赛过鹅”的说法,这个时节,到了饭点,街巷里隔着窗户都能听到,哗哗的翻炒声和啧啧的嘬螺蛳声音。
惊蛰时节,万物萌动,蛰伏的蛇虫都活动起来,在这个时节被唤醒的,还有老苏州肚子里的一条“馋虫”。
这个时节,梅花竞相开放,迎来市民游客纷纷打卡,假使细心看看,其实早春的苏州,大有看头。
雨水节气过后,一天比一天暖,也到了探梅赏梅的最佳时节。
每逢春节胖三斤,总有人幻想能够嘴巴不停还吃不胖,还真的有这样的美食。
过年,是对马大嫂的一场考验,每到手足无措的时候,老苏州的诀窍是先浸笋干。
说起年初五迎财神的习俗,不光是做生意的人重视,普通老百姓也起劲,现场热闹非凡。
春节期间,家家饭桌上都不缺大鱼大肉,老苏州还是忘不掉一块传统的苏式糯米糕。
春节期间,老苏州都有贴年画,迎新春的习惯,一张年画也被苏州人画得享誉世界。
龙年春节,苏州城里到处是龙的元素,其中老苏州最熟悉的,要算是百花洲里的那条龙,传承四代,坚守百年。
过年最开心的肯定还是小孩子,小朋友们年纪不大,可每到过年,都会有着自己的小心思。
新一年大家都挂上了新日历,有细心的老苏州发现,今年的日历,居然和1996年的一模一样,是真是假,一起来看看。
电视剧《繁花》热播,里面的情节,场景,还有对话,让老苏州看得眼熟,而里面的一碗泡饭,让老苏州看得既熟悉又陌生。
最近,苏州一家大型调剂市场挂牌,吸引了不少老苏州,也勾起了他们的回忆。
进入冷天,各式各样的护肤用品开始用起来,上了年纪的老苏州,买化妆品不起劲,挑选护肤品,既挑剔又讲究。